吴江水律师: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建院十周年,忆昔光荣与梦想

吴江水律师: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建院十周年,忆昔光荣与梦想

 

当黄河老师在微信上提醒说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建院十周年的征稿即将期满时,才发现早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

疫情下的美国,尽管确诊数和死亡数还在一如既往地攀升,但至暗时刻已过、现有的医疗资源也足以应付、人们已不再紧张,甚至感染信息已不再是例行新闻、建了备用的临时医院也拆了,各州陆续重新开放、高速公路上车流如旧,一切尽在复苏中。而随着北美春天的姗姗来迟,气温终于升到了播种季节。去年栽的桃树已开完了花,扔在石缝里的多肉植物已长成一大丛,多年生的花草已钻出地面长得郁郁葱葱……

可惜我有点辜负了这大好春色,因为一直在埋头《完美的防范》最后几节,以及《合同技能进阶》公开课的录播和直播。于是翻看当年的照片、课件和文档。那出入贤进楼和明德楼的时光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远去了,暗淡了当年的一抹浮荣,勾起了往日的许多回忆。

吴江水律师: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建院十周年,忆昔光荣与梦想

 

吴江水律师: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建院十周年,忆昔光荣与梦想

 

吴江水律师: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建院十周年,忆昔光荣与梦想

 

01五湖四海的熔炉

不知是哪位高人说过:人生的乐事,莫过于遇到些有趣的人、做些有趣的事。人大的律师学院也是如此,甚至整个北京都是如此。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学员来自五湖四海,老师也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融合,英雄不问出处。

初识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是徐院长邀请其他律师前去担任客座教授时。随后是受邀去人民大学讲课、参加论坛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交流,然后是帮助设计实务课程并被授予教学指导部的头衔,再后则是2013年底开始为律师学院研究生班教授合同技能。在此期间,曾在院方组织或参加的食品安全等讲坛上介绍研究成果,并与北京及全国各路高手交流,增长见与识。

今日的校园尽管早已不再那么象牙塔,但终归比外面的江湖宁静、淡泊。身在校园,会被年轻人那满满的青春气息所感染,恍如重回了大学时代。相比职业生涯中的例行工作,有更多的场景至今记得。

贤进楼的整洁房间、教授餐厅的北方早餐,以及同徐院长一起在食府吃的大刀面、辽参,还有韩院长在吃饭时故作正经开的玩笑,至今历历在目。

那时收工后常去黄老师那里欣赏“口粮”——的道的烟丝和玉米芯烟斗,有时还与刘院长一起吸雪茄,所以后来回赠黄老师一份真正的野战口粮。

每次讲完课都会慷学院之慨带硕士们一起吃饭,虽说按校里的规定必须注明有谁参加、点了什么才能报销。有次离席前问起那个莫名其妙的汤是什么,学生回答:为您特意点的家乡菜“西湖牛肉羹”。我去!

吴江水律师: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建院十周年,忆昔光荣与梦想

 

吴江水律师: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建院十周年,忆昔光荣与梦想

 

02分为四层的实务课程设计

为律师学院设计的实务课程体系有点特立独行。这在参与编辑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律师执业基础培训指定教材》时就有过想法,也曾在去北京的火车上看完了前司法部局长霍宪丹老师编写的《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深知国外律师训练之扎实、实用。加之教育部于2011年底发布了《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更觉得唯有课程体系的变革才能使“卓越法律人才计划”落到实处。

在提交设计之前,在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于2012年12月8日共同主办的“中国律师百年回顾与展望”高峰论坛上,曾发表论文《略论当前法律院校的教学改革方向》,讨论过律师教育的课程设计和训练方法。该文的最终完整版,后来以“BRIEF VIEWOF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LEGAL PRACTICE SKILLS”为题发表在2016年3月第11期《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根据该研究结论,面向实务操作的课程需要大幅度增加实务内容的比重,而实务技能更需要反复训练而不是单向讲授,以解决律师培训重专业知识、轻执业技能的局面。课程分为四个递进的层级:

基本素养——包括律师基础礼仪和从业素养等,弥补从大学到社会的过渡时期教育的缺失,夯实社会化生存的基础。

基础技能——包括法律思维、语言表述、文书写作、调查与法律调研等全面的基础工作技能,使新人入职时已具备熟练的基础工作能力。

业务技能——包括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及非诉讼业务的基础性工作思维、工作方法,使学员可以直接担当熟练的助理甚至可直接上手主办。

专业技能——这个其实不用专门培训,现在的律师培训基本就是围绕各个专业领域中的技能,有了前面的基础这个层面只欠发挥。

这一方案的不同版本曾给过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北大英华供课程设计参考,后来也给过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但他们都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实现。尤其是大学,既缺实务技能老师,又无足够课时。

尤其遗憾的是看到了法律汉语课程已在全国的法学院校绝迹。当年华政所上的《现代汉语》其实是《法律汉语》,把汉语在法律领域的运用讲得门清。但当年的沈桂教授早已过世,那本油印的教材居然在华政的图书馆里也没有留底。20年前曾有感于《法律英语》满大街、《法律汉语》没踪影,而今不仅未见改变,汉语表达的粗俗化和专业语言质量的下降已是顺理成章。

03先交作业的合同技能课

于2013年底开始的合同实务技能课同样“标新立异”。由于目标是训练工作技能,且学生毕业后基本是从助理干起,因此更侧重于相关技能。为了保证学生有消化的时间,所以课程分为四周,每次乘高铁去搞“魔鬼训练”。

首先是先交作业后讲课。曾有学生问:课还没学,怎么做作业?回答是:从业之路许多连师傅也教不了你或不想教你,必需练习自己去理解和解决。虽说并不强求,但仍有许多学生主动完成作业以便验证自己。

其次是讲解理论、点评作业后仍有课堂练习。这种练习限定时间完成并当场点评,并在课后留有练习题,这些都可以分组或各自完成。最大的挑战,是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看那么多的作业。

第三是强调细节和外在的重要性。并不是不强调内在质量,而是排版、表述等外在质量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也更容易纠正。排版问题每次作业都会强调,以至于学生排版整齐的文本在实习时得到客户好评。

最令人满意的是那年暑假前的合同技能竞赛。题目是,修改一页挤满了五号字、连边框都快用尽的合同。要求换成标准的页边距、标题另一起一行且行前空半行,外加扩大对买方的保护范围。这是个连排版要求都无法直接完成的任务,必须大幅度删除、合并、浓缩才能作到。而这些,考验的是对交易的理解、对法律的把握,以及对语言文字的驾驭。

可喜的是他们作到了,字数从原文的1200压缩到了800,但安全系数有增无减。为师者的喜悦,正是教的东西有用、用上了、发扬光大了。

吴江水律师: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建院十周年,忆昔光荣与梦想

 

吴江水律师: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建院十周年,忆昔光荣与梦想

 

04教育是通往哪里的阶梯?

从考试、竞赛结果和学生们当时的反映来看,实验算是成功但老师、学生的时间成本不低,对于教学资源是个挑战。这又涉及到律师执业技能教育之路通往何方的问题,是“道”、“术”还是“器”?

走进人大律师学院那一年去过希腊,顺便研究了古希腊文明的辉煌并有十篇文章放在新浪博客。现代大学的鼻祖是古希腊的雅典学院和吕克昂学院,许多理念在欧美国家一脉相承,至今仍不乏现实意义。例如,古希腊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我们提倡过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古希腊则是“唯有强健的体魄,才有健全的心智”。学习,不应只是为了知识。

前面提到的基本素养和基础技能貌似会被某些律所认定为“没用”,但又有多少法科毕业生无需实习便可直接上手工作?美国八所常青藤大学中的七所建于美国独立之前,无可争议的“先有大学,后有美国”,但各家的课程清单里都有许多“没用”的课程供学生开拓视野、激发潜质。其中的哥伦比亚大学,更是以“liberal art”(文科通识教育)而闻名,而无论学生将来选什么专业。眼界,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基本素养是踏入社会“做人”的基础、基础技能是走进律所做事的基础,业务技能则是跻身行业做律师的基础。

法律人的成长之路没有捷径,但律师教育和再教育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和技能训练使人少走弯路。他们所需要的,是以实务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执业技能训练。人民大学律师学院的法律硕士制度与美国法学院的JD最为接近,都是先读其他本科后再读法律并面向实务。所面临的,则是既要补法律知识、又要学工作技能的课时难题,而且还不止这些。

时过多年,当年的学生作业还在,但学生们已不知身在何处、工作如何?当年的课程设计和实务技能细目仍在沉睡中,也不知他们当年所学是否实用、够用?想法未能全面实施并不重要,一切存在都有其理由。有过唐吉诃德式的梦想并不计代价地去做过与生计无关之事,证明我曾年轻。而且我深信,一切思考和努力都不会白费,只是它的时辰未到。

下个十年里,希望世界变得更好、律师学院变更更好。回顾过去的十年,几多梦想、一点浮荣。曾经有过的努力能帮别人照亮脚下的路更好,至少标示着我曾来过、想过、写过。

作者:吴江水(天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来源:吴影吴踪公众号

免责声明:文字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了解最新法律资讯动态,请关注“法宝头条”公众号(ID:gh_1897e00540c1)

获取更多优质课程,请关注“法宝学堂”公众号(ID:PKUFBXT)!

运营单位:北大法宝学堂 客服电话:010-82668266-808 客服手机:15801349397(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课程中老师的观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